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首页 | 展览 | 艺术家 | 研究 | 媒体报道 | 商店 | 空间

当丁乙以“十示”为名的旅程,回到故乡的原点 | 卷宗Wallpaper
2023-11-22 15:30

文/马君怡

“故乡作为原点,承载着诸多深刻的记忆,也承载着曾经给予你的力量和滋养。任何人都对故乡有这样的情怀,会回溯它,然后鼓起精神重新出发。因此,故乡既是对过往历程的某种总结,又蕴含着潜在的探险和探索,是再次启航的动力。”
——丁乙


除却呈现创作本身,一场展览也可以同时是艺术家人生与思想脉络的梳理。由崔灿灿策划的丁乙宁波个展“故乡与旅程”,便试图让观者在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旅程”中,感受到其作为个体的存在与感染力。从丁乙的故里宁波出发,展览以艺术家遍及全世界的足迹为线索,呈现其标志性的“十示”系列代表作和“星座”系列新作品,并首次集中性地展示丁乙以纸本为媒介的艺术实验与实践,以及他在旅行中创作的如图像日志般的“旅行笔记”。“故乡与旅程”的第一篇章已于9月23日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呈现,第二篇章也于近日在宁波美术馆拉开帷幕。


Part1
何为故乡与旅程?
谁之故乡与旅程?

丁乙祖籍宁波,出生并成长于上海,这两处港口城市的海洋文化滋养了他随后流变且开放的艺术体系。故乡是旅程的起点,当丁乙如今重返宁波举办个展,此时的他,携带着漫长人生的旅行和经验。而在策展人崔灿灿看来,观者理解丁乙创作生涯的长度与历程,或许比理解他的图像更为重要:“‘十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形式,更在于它35年来被反复实验、被无限追求、被不断以各种语言、材料、媒介、秩序结构所呈现的无穷变量。”

可以说,“故乡与旅程”所指主语,既是丁乙,亦是“十示”。由此出发,在崔灿灿精心架设的展览结构中,宁波美术馆呈现了“城市的足迹”及“星座与近作”两个板块的大体量作品,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则以“纸本的历史”和“旅行笔记”两个板块展开——彼此之间,既是组合关系,又是呼应关系;既独立成立,又能够作为彼此的写照。

“空间不仅仅包含着一种物理结构,也同样包含情感”,正如崔灿灿所说,展陈策划的内在逻辑与两座展馆各具特色的建筑密切相关。宁波美术馆老外滩本部位于由甬江、姚江、奉化江汇聚而成的“三江口”北侧,是由原宁波港客运大楼(俗称轮船码头)改建而成的,恰巧便是丁乙儿时数次抵达宁波的下船点,且在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的改造项目中,包括登船的栈桥在内的航运大楼内部结构得以保留。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则位于东钱湖的湖光山色之中,是葡萄牙建筑大师Alvaro Siza和Carlos Castanheira的作品。秉承Siza去芜存菁的“极简”精神与诗意表达,从空中俯视,建筑呈扇形平面,平滑的建筑曲线仿佛是山体地形与蜿蜒湖岸的延伸。走进博物馆中庭,展厅动线营造出一段环绕盘旋的游走体验,激发着观者绵延悠长的情感与思绪,亦与丁乙的作品构成了某种暗合。


Part2
平视与俯视:“十示”的足迹

1988年,丁乙以脱胎于工业印刷标尺符号的“十”字作为起点,创作了红、黄、蓝三原色的《十示》,立志“消除自己背负的传统文化包袱与西方现代主义初期纯绘画性的影响”,用纯粹理性的抽象形式进行表达。此后,“十”字的变体“X”和两者叠加而成的“米”字也被加入到丁乙看似简单却独具个人风貌的视觉系统中。

丁乙将自己35年的创作脉络概括为“平视”、“俯视”与“仰视”三个视角阶段,每个阶段约覆盖十年时间,并跨越了绘画、雕塑、装置及建筑等多种媒介。“平视”阶段经历了通过直尺、胶带纸等工具创作以抹去手工痕迹到之后徒手作画的转变,是一种从追求表现手法的准确到探索“自由中的精准”的发展。“俯视”阶段也是荧光色时期,艺术家以“十示”的构筑浓缩了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景观、社会变迁的观察和反思。

而当我们将度量创作的标尺从作品切换至艺术家与展览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城市的现实经验,滋养了“十示”恒久的价值。在宁波美术馆展出的第一个板块“城市的足迹”,正是以“展览史”的方式呈现了丁乙留下的足迹,串联起“十示”数十年间在全球各地的漫长旅途,从而按图索骥式地谱写出艺术家个体的“小历史”以及艺术与社会变革的“大历史”。


而当我们将度量创作的标尺从作品切换至艺术家与展览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城市的现实经验,滋养了“十示”恒久的价值。

为了与宁波美术馆独特的历史和地理背景相呼应,策展人崔灿灿特别聚焦了丁乙作品在部分港口城市的展出。“宁波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从宁波港出发散落至全世界的侨胞们,串联起华人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往来。中国人在这样一个码头上来来去去,寓意着一种远行与回归。”


Part3
仰望星空与向内审视:记忆中的璀璨星图

在“平视”与“俯视”之后,2010年至今的“仰视”阶段则更具主观性,丁乙将着眼点扩大到了宇宙时空和人类历史的星辰变幻。对时代体悟的深入和自身阅历的增加,加之对艺术全身心的沉浸与多年潜心创作的积累,伴随着去年6月开幕的西藏个展“十方”与8月开幕的青岛个展“流动的无限”,丁乙抵达了艺术生涯的又一个突破性关口,“仰视”之后的、愈发向内的第四阶段亦初见端倪。

丁乙表示:“西藏的展览开启了我对艺术的精神性的关注,我想这样的探索不会是短暂和暂时的,它可能需要我用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时间去寻找体验和表达。”今年8月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行的“十示星系”展览中,丁乙以“生灵”主题板块的一系列新作首次将“人”作为其抽象表达的参照,这正是西藏行旅后仍在延续的又一精神求索:红色基调的大型木刻绘画采用了二分法的构图,将画面横向划分为天与地,而丁乙绘画中“琐琐碎碎的点和线,则隐藏着人类曾经的命运”。

如今在宁波美术馆,“星座与近作”板块延续着丁乙在“仰视”视角之下关于精神性和宇宙星辰的探索。对此,艺术家表示,在其深耕35年的“十示”体系中,每个阶段都是前后递进,并且去年在西藏、青岛的展览与今年在深圳、宁波的展览之间,不仅蕴含着自己创作历程的连续,也包含着地域间的关联。

从高山到大海,“星辰”是拉萨与青岛两个相隔千里的展览共同的关键词,当这一线索来到宁波,则演变成为了全新的“星座”系列——虽然丁乙的祖宅现已拆除,但是他犹记童年随父亲从上海搭乘夜航船往返宁波的经历。在深沉的夜晚里,颠簸的船舱内,辽阔的海面上,他举头望见的是满天星斗。回忆中的璀璨星图,跃现为当下的“星座”系列。

曾在青岛西海美术馆展出的《十示2022-17》延续了丁乙从2015年开始使用的椴木板上丙烯木刻的方式,并以星空与海平面的交界线成为其核心与视觉中心,这幅作品也是“星座”系列的前奏。而在《十示 2022-27》和《十示 2022-28》中,丁乙使用斜向延伸的线条构筑出浩瀚宇宙中流动的星系,“好像无穷无尽地在生长,无穷无尽地在湮灭”——在此之上,一系列几何化、集合化的白色星座形成动静归一的抽象表达。

“星座与近作”板块的另一件重要作品则是《十示 2016-B10》。这幅5米高、近12米长的大型纸上作品是2016年丁乙为瑞士巴塞尔艺博会“艺术无限”项目特别创作的。彼时的丁乙经历多次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旅行和对西方框架之外的古老文明的找寻,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版图。而从《十示 2016-B10》上彼此衔接的色块中,我们不难捕捉到地图板块的意象,并联想起人类文明中那些此起彼伏的辉煌。


Part4
纸本:一场轻盈的实践

在宁波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故乡与旅程”的另一篇章首次梳理了丁乙30多年来纸本创作和实验的悠长线索。

“纸本的历史”是观看“十示”的另一条线索。在丁乙的艺术体系中,纸本拥有和架上绘画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既承载着对架上绘画的实验与修正,亦是外界重新观看“十示”时的生动介质与度量标尺。正如策展人崔灿灿所说的那样:“过去我们总认为纸本是为架上创作服务的,是一种工具和材料。但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少有的观念艺术家之一,对丁乙来说,过程,有些时候比结果更重要。”


在丁乙的艺术体系中,纸本拥有和架上绘画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既承载着对架上绘画的实验与修正,亦是外界重新观看“十示”时的生动介质与度量标尺。

丁乙以“B”作为纸本作品的序号前缀,从而区别于其他媒介。相较于布面和木板,纸本更为轻盈与灵活,便于他开展种种艺术实验——其中包括90年代采用粉末、包装材料、针刺、水洗等各种非常规的绘画材料和技法来寻求突破,同时,在宣纸、藏纸、册页、条屏等具有文化属性的载体上的创作也实现了某种当代性的嫁接。

艺术家饶有兴致地讲述起90年代初一幅粉笔木炭画背后的故事:某次深夜创作,他突然决定用木炭画画,在木炭之外铺陈亮色的最佳选择是粉笔,因为两者都是粉性材料;但当时工作室中只有角落里用于灭蟑螂的粉笔——于是,丁乙的第一张粉笔画作品,就在这灵光乍现的真实与随性中诞生。


Part5
笔记:由细微看全貌

沿着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斜坡盘旋向上,观者步入“旅行笔记”板块,似与宁波美术馆展出的“城市的足迹”遥相呼应。当“城市的足迹”呈现了丁乙在世界不同城市举办的展览如何论证着其艺术创作的每一次转变,“旅行笔记”则借助一种更为轻松、细微和本初的手段,为观者理解丁乙的创作与人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角。

旅行的直观性让丁乙不断迸发新的思考。艺术家告诉我们,在旅行期间如果时间充裕,他就会在酒店里画一张小画,作为一种记录个人观感的旅行笔记:“城市总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有它的气候,有它的阳光,有它的建筑……关键在于要抓住什么东西成为要画的旅行笔记的内容。”在巴塞尔的盛会、东南亚的季风、重返西藏、古巴之旅等多个系列中,他特别提及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两次古巴之旅,他感叹南美洲的文化滋养了古巴民众潇洒、快乐的状态,且表示墨西哥和秘鲁是他接下去非常想走访的国家。

然而,迁徙并不总是朝向远方,人们经历的绝大多数变迁发生在城市内部。90年代至今,丁乙在上海更换过七、八个工作室——灯光工程之前和之后的上海,巷弄里、工业区和市中心的上海……城市的变迁与艺术家视角的变化,尽在这些窗外风景的更替中逐一展开。而无论是世界范围的远行,还是城市内部的迁居,无疑均体现了艺术家在斗转星移之间将“十示”作为内在坐标,坚守艺术的故土而自在游历于变幻莫测的内外风景之中。


无论是世界范围的远行,还是城市内部的迁居,无疑均体现了艺术家在斗转星移之间将“十示”作为内在坐标,坚守艺术的故土而自在游历于变幻莫测的内外风景之中。

在“故乡与旅程”展览的最后,是丁乙此次为宁波创作的大型三联宣纸作品《十示2023-B3》。多种材质碰撞形成的颗粒感,流畅的长线条所呈现的书写感,以及明暗度处理所带来的平面透感,为这件作品赋予了丰富的肌理与细微之处的无穷变化。而在无数“十”与“X”构成的底纹中,我们能够看到星光在水中的投影、空中高悬的星座等意象在抽象中显现——“虽然它可能可以让观众产生很多联想,但我并不设定这种联想的真相”,艺术家对抽象与具象元素之边界的微妙把控,似乎正如远方海天相交的海平线般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灵性。

星空是陆地的延续,而海面又喻示着新的远方的开始。在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位移中,“十示”不断地自我革新,变幻无穷,并促使艺术家在加速度的历史中保持着一种缓慢、专注、而唯一的文化立场。如今,丁乙的展览回到了故乡,向众人揭示了这段旅行的起点,只是“十示”还在前行,远未达到终点。

-----

相关艺术家: DING YI 丁乙

相关展览:

丁乙:故乡与旅程 09.23, 2023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香格纳画廊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