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首页 | 展览 | 艺术家 | 研究 | 媒体报道 | 商店 | 空间

三十年不久,只争朝夕

作者: 王凯梅 七月,2013

三十年间,中国的当代艺术经历了多次转变。对于自身身份和中国传统在其中所担任角色的探究一直没有间断。不同的艺术家用他们的创作给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

从西方当代艺术思潮初到中国,以 “八五新潮美术运动” 为代表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程,如今已有三十多年了。1993年,第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国内的艺术界出现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地位的争论。面对西方人以猎奇的目光将中国艺术同中国符号相提并论,出现了中国艺术在国际艺坛上作为特色点心的“春卷论”, 时隔多年,这种源于中国人自身的敏感和自嘲心态的说法已不带实效性了,而中国当代艺术在当下是怎样一种呈现呢?中国艺术家如何在承袭传统与自我创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希望通过几个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实践,从艺术作品的内容、观念、材料等几个方面在这个问题表达一些个人看法。

内容:呈现当代人的精神状态

我第一次走进张恩力的画室时,面对他满墙挂的画着皮管、绳子,水桶、皮球的画,禁不住问他,“为什么画水桶?” 张恩力的回答直截了当“为什么不画?”艺术在传统掌控的泛人文主义的高雅圈子里,从来都是为上等社会服务的。书画要传递艺术家理想的心灵境地,禅宗心态,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有谁去在意过一只水桶的存在?对于一个生活在当下的现代人来说,古画中隔江山色的素雅意境,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的承载物,就会是这些生活中的平常物。张恩力的绘画可以被看作是当代人面对世界的人文画,只是他的依托之物早已远离士大夫咏山叹水的时代,直对的是我们今人的生活,呈现的是当代人的精神状态。

对中国传统水墨画颇有研究的前德国歌德学院院长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教授坦诚地指出:“写意”应该是凝聚艺术家修养和才气的一种内在灵魂的载体,倘若生活在今天的艺术家还按照古代画家的方式画花鸟山水,何谈当代艺术? 艺术家在作品中反映什么,首先和自身经验有关。年轻艺术家如陈天灼 的作品带出对宗教符号、精神麻醉状态的痴迷,这同他的英国留学经历关系密切。陆杨的作品提出许多敏感的问题,画面的暴露直接透着日本通俗文化的影响,艺术家也在日本做过驻地艺术家。体验和经历是走向心灵图像的第一步, 而感知和沉淀则是和自身的经养和才气相关,无论传统还是创新都是殊途同归的。

观念: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思考

观念艺术源于西方艺术发展的脉络,艺术被从是什么的呈现转换成为什么的提问,观念艺术在中国的特定社会环境里,艺术家的创新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例如近年来在艺坛上异常活跃的艺术团体“没顶公司“ 可谓是商业大潮下的中国对艺术市场的一个直面答复,艺术创造被放入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代社会去,撞击现代社会的中产阶级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底线。 没顶公司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出现是完全本土化的,它面对的现实首先就是消费主义盛行、民族主义膨胀和经济强势下虚假繁荣的当代中国的现状,是一个绝对“Made In China” 的艺术集体。

网路时代的中国社会现实充满无序混乱和呼唤和谐的欲望,一个由年轻艺术家组成的“双飞艺术小组”用偶发行为,激昂亢进提升着艺术的娱乐性,把做艺术的快乐从历史、文化、心理的投影中解放出来,似乎远离传统中国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艺术责任感,但无可避免地充满着社会讥讽。中国社会当下矛盾丛生,新旧对立,种种因素足以成为艺术家创作反思的沃土,但如何反应是值得期待的。

材料:承担起美学的精髓

艺术家对材料的创新使用需要坚持的首先是让材料本质服务于作品内容观念,焕发出材质本身的特性 。艺术家刘建华以瓷为原料进行创作,不仅成功地体现了瓷的坚硬易碎的特性,又将这以承载中国美学精髓的物质还原到它历史的沉淀中,而作品的另一端的联系又是飞速变化中的中国现实,这样的作品是对传统材料的精准运用非常成功的例子。另外一对艺术家计文于和朱卫兵 用布料再造中国园林,布料的钝拙感和手工感游戏式地重解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谨慎苛刻,讥讽地面对现实的荒谬。材料是艺术作品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关于当代艺术的创新论题上,用什么来做作品不是一种特意的选择,而是在作品的自然发展中艺术家感受得到的最得心应手的产物,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上路会很长。

对中国艺术的分类有着一个复杂又困惑的系统, 一方面传统艺术坚持书画水墨在新时代的实验理应属于当代艺术的阵营,另一方面源于西方的当代艺术理论和实践已经影响了中国三十年,新一代艺术家不仅视野开阔,经历丰富,他们对艺术传统和经典的借鉴可以是跨越学科国界不带忌讳的拿来主义。各种呈现让艺术之途蜿蜒崎岖,而一路走来却又山花烂漫 。艺术创作既是个人行为,展现出来就成为公众行为,如同艺术欣赏的过程,大家追寻的都是那蓦然回首的动人时刻,而彼岸的到达也就是关于艺术的思考过程了,此文便是这种思考的一个记录。

王凯梅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上海
2013年7月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香格纳画廊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