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Home | Exhibitions | Artists | Research | Press | Shop | Space

存在即丰盈:牟雪与她的感知花园|香格纳M50|展览现场
2025-07-30 17:12

香格纳M50正在呈现艺术家牟雪在国内的首次个展“那里有一个花园”,展览将持续至8月30日。本次展览以“花园”为核心意象,其灵感源于艺术家2005年夏天一次拓展其“存在”认知边界的特殊经历。通过《黑钻》、《超级幽灵》、《星浴》、《石板》四组作品之间巧妙的排布,在三维的展览空间中系统且流动性地展现牟雪对体验日常之物的多维性的实验。展览邀请观众一起来探索时间和空间概念的更多解读方式。



图片
“牟雪:那里有一个花园”展览现场



“花园”——这一命名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植物景观,它指向一个超越特定物 理空间与现实经验的高度凝练的精神意象与感知通道。展览的主题试图唤起深植于人类集体潜意识中对“花园”的普遍想象与渴望:一个关乎生命本源与个体精神内核的场域,一个承载着时间流逝(过去、现在与未来交织呈现)的场域,一个同时容纳着苦难与希望的场域。它与具体的信仰或乌托邦想象毫不相关,它是一种存在的本真状态。“花园”是一个未被过度中介化、未被消费逻辑和技术规训完全覆盖的私密的心灵处所。 在这里,我们可以去无知无畏地感知生命更丰富宽广的可能性。这个“花园”虚位以待,它存在于意识的边缘,存在于被社会生活所忽视的细微之处,存在于感知重新觉醒的潜能之中。当我们对这个“花园”的存在有所觉察时,我们便身处其中。



图片
图片
“牟雪:那里有一个花园”展览现场





抽象即存在:绘画作为思想的容器



对牟雪而言,创作是一条探索内在活力与感知边界的通道,这个过程充满开放性与生长性。她自由吸纳外界信息——一则新闻、一段音乐、一场讲座、一个社会事件,甚至工作室角落的某个物件或是细微的生命悸动——这些信息经过她个人独特的情感与思维“发酵”,不断被提炼、转化,最终生成为挑战常态认知的视觉语言。



大尺幅纸上炭笔系列《黑钻》源于艺术家一种独特的感官联觉体验。探讨个人在更广阔的生态圈中的存在状态。“这组绘画对我来说是一种理解与内化复杂世界的过程,它们与其说是再现当下信息社会高度的复杂性,更像是一种将信息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的练习。” 她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体验到的社会矛盾与价值冲突在头脑与身体中产生的冲击感与能量,倾注于画布之上,转化为耗时逾百小时、由无数炭笔线条密集交织而成的轨迹与图景。《黑钻》巧妙捕捉了钻石与木碳这两种元素相同、物理表征与市场价值却天差地别的物质之间的悖论作为引导观看的观念线索。在作品中,这个悖论被转化为强有力的视觉象征,直接叩问现今全球化时代普遍存在的价值困惑,邀请我们重新审视“存在”本身的价值。正如艺术家所言,“抽象即存在”,她的绘画实践不是去描绘我们所理解的世界,而去直面那些无法言说的空间与能量关系,探索那些对人类而言仍是未知的领域和存在。本次展览呈现的绘画作品试图为这一存在性的“花园”赋予一种可以被感知的形态。



图片
牟雪《黑钻_那里有一个花园》,2025,纸上炭笔,260(H)x480cm



图片
牟雪《黑钻_白羊座漩涡》,2025,纸上炭笔,204(H)x186cm



图片
牟雪《黑钻_游乐场》,2025,纸上炭笔,260(H)x250cm





媒介的合唱:表现与观念的共振



展览中的摄影作品则呈现出牟雪在创作形式与观念上更加深刻的探索:她有意识地借助技术手段来挑战与破除由技术所塑造的视觉习惯。 《星浴》系列摄影的创作初始于2014年初(智能手机刚刚发布连续拍摄功能不久),艺术家偶然用手机捕捉到一组圆形浴盆中泡沫转瞬即逝的图像,这是一组出自于人的视觉习惯而无法被肉眼“观看”到的图像:流动变幻的泡沫在镜头下竟意外地呈现出浩瀚宇宙星图般的壮丽效果。



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特意以展览期间七月夜空会出现的两个星座:显微镜座与望远镜座作为“引子”,将两个星座的星空图景拓展为一个悬挂式的空间装置《星浴_显微镜与望远镜》。装置三维地呈现星体的布局,放大了原作中那种令人着迷的“感知错位”——我们熟悉的微小泡沫,如何被“观看”成了遥远的星辰?这组装置与四幅与原物等大的摄影作品交相呼应,完整地呈现了从日常泡沫到宇宙星空的想象实验,邀请观众进一步沉浸到微观与宏观的体验当中、去感受瞬间与永恒之间的奇妙意象转换。



图片
牟雪《星浴》系列:《没有第二个地球》,2014(2025 重制),艺术微喷,137(H)x137cm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星浴》系列:
《蜂⻦》、《王冠》、《玻璃球》,

2014 (2025 重制),艺术微喷,137(H)x137cm



图片
图片
牟雪《星浴_显微镜与望远镜》,2025,摄影装置,

330(H)x500x250cm (in 16 pieces)



图片


图片
“牟雪:那里有一个花园”展览现场



与《星浴》所映射的宇宙时间相呼应,《石板》系列反转地体现了另一种时间维度:地质时间与身体时间。艺术家用残留着些微植物化石的石板作为图像创作的初始“共谋者”,石板的独特天然纹理已是亿万年前生命与时间凝固的印记和载体。她每日参照这些石间的纹理进行绘制,部分笔触叠加于“时间基底”之上。在石板上转译与记录生命日常,绘制过程的本身也成为一种“化石化”的过程—— 艺术家作为人类生命体相对地质时间维度而言短暂存在的留痕。



单幅《石板》由五十块独立绘制的石板构成。每一块石板表达着独特的视觉“音效”,其色彩、笔触与肌理唤起通感的体验——石板们组合在一起在联觉层面上形成了一个层叠、共振的整体。《石板》不仅暗含了创作历时性的特质,更通过材料与图像的互文,将地质时间的深邃感与人类创作的瞬时性压缩于同一现场。艺术家坦言,即使是作为创作者本人,她也“无法去掌握它的全貌——我必须通过改变观看的距离来体验它们所传达的不同信息。”这种感知的有限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正是呼应了化石作为转瞬即逝的生命时间的物证、以及超越人类个体认知的地质时间之宏大尺度之间的矛盾共存。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牟雪《石板》,2025,青石板牛奶笔绘画,

140(H)x190cm,每件27x19cm (x 50 pieces)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石板》局部





“生成”式创作:让世界涌入



牟雪的创作的特点之一是不预设作品的蓝图,她使用“生成”一词来描述创作的过程。她选择不去做一个强势的“创造者”:预先设定主题、规定结果;相反,她更像是一个开放的接收者,不急于筛选或定义涌入脑海的素材和念头,而是让它们自然“涌入”。接下来是关键的“消化”阶段。 她需要长期地观察和捕捉脑海中那些不断变化的意象,让各种想法和收集来的素材在工作室这片独特的土壤里,像自然生命一样慢慢生长,相互碰撞,共存共处,发生某种生态关联性。这个过程往往漫长且充满未知。“在接纳信息的过程中,我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去消化和理解,”她坦言。最终,在持续的反思、尝试和调整中,创作的方向才会逐渐明朗,那些真正核心、值得深入挖掘的想法才会水落石出。作品最终形态所呈现的“自发性”和“偶然性”,恰恰是这种开放创作态度的珍贵回馈。



图片
“牟雪:那里有一个花园”展览现场



图片
牟雪《超级幽灵 No.2》,2025,摄影装置,85(H)x90x90cm (x 2 pieces)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超级幽灵 No.2》更多图像



这种“生成”的理念,不仅贯穿《超级幽灵》的创作全程,也使其在展出的过程中继续发展。艺术家通过将实物与其等大的高清照片并置,直接为观众搭建了一个关于“真实”的辩证现场。当观众主动地在实物和其等大的照片之间来回比对时,不仅能察觉到两者间细微的差别和由此产生的张力,更会被引导去思考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看到的照片(图像再现),是如何影响甚至改变我们对眼前“实物”的真实性的判断? 这种直接的视觉对比以及随之引发的思考本身是观众深度参与作品的方式。它强烈地激活了观众的感官(特别是视觉辨别力)和思维(对“真实”的质疑),引诱人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可见的现实。有趣的是,观众努力在实物与图像的对比中寻找确定性,例如:通过将置于照片表面上的实物摆放在其影像旁边,用以确认这些物件确实存在的行为,恰恰成为了他们共同参与构建作品的意义、并可能由此接近一种更真切的感知状态的独特旅程。



图片
图片
牟雪《超级幽灵》,2025,摄影装置,85(H)x90x90cm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超级幽灵》更多图像



图片
图片
“牟雪:那里有一个花园”展览现场



贯穿牟雪作品的一条主线,是对蕴藏于脆弱与细微之处那静默而强大生命力量的执着探寻。她将关注投向那些易被忽视的瞬间。这种内在、不可见、难以被完全掌控的能量,正是构成她所发现的那个存在性“花园”的土壤。



本次展览的四组作品共同构筑了“那里有一个花园”。它是牟雪在这个技术深度中介化、感官体验日益标准化的时代,精心培育的一片感知的转换空间,一个精神性的“中间地带”。它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地方,而是一个进一步打开日常体验维度的、一个通往由艺术家个体生命感知经验生成的“花园”的入口。这个无法被定义的“花园”邀请观众在此暂时搁置被消费主义逻辑与技术规训固化的感知习惯。 如同她多年前在寂静中被野草与植被所发出的生命能量所震撼,这种能量消解了她对孤独的恐惧,引导她不带预设地体验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万千存在的丰盈。从而能够觉察潜藏于日常边缘、被主流叙事所遮蔽的生命悸动——那些在脆弱与平凡中蕴含的安静的能量,它们正是构成那个精神家园的微光。通过去触摸不同存在的温度与质感,展览最终指向一个朴素的体验:生命存在的本身,即是一种丰盈。



文/Liv







/



牟雪 X 《星浴》限定折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折扇细节



展览期间,香格纳荣幸推出展览衍生限定折扇,扇面精选自牟雪《星浴》系列最具震撼力的星云图景——这些源于浴盆泡沫的奇妙升华,经由手机镜头捕捉,在微观日常与浩瀚宇宙的边界绽放光芒。





📚如何购买



图片
长按二维码 进入香格纳微店“完具STORE”







/



图片


牟雪:那里有一个花园
Xue MU: There is a garden

展期:7/10-8/30

(周二–周六 11:00-18:00)
地点:香格纳画廊(M50)
上海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6号楼







/


关于艺术家



牟雪(b.1979)的艺术实践涵盖涉及绘画、摄影、特定场地装置、表演和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目前工作生活于柏林与阿姆斯特丹。200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并获学士学位,在2004年受荷兰艺术学院(DAI/MFA)邀请赴荷兰就读新媒体艺术研究生,其后在里特维尔艺术学院(GRA/BA)新媒体艺术学习,并于2011与2012年加入了荷兰皇家艺术学院(Rijksakademie)为期两年的独立研究驻留项目并获得多项文化研究基金。自2013年起,她在荷兰各地的艺术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并从2017年至近期任教于海牙皇家艺术学院(KABK)。牟雪的个人项目与欧洲各大艺术机构合作实现及展示,包括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de Appel艺术中心、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和萨尔茨堡艺术协会等。除了广泛的公共和私人收藏外,她常受邀参与荷兰的公共艺术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永久展示于荷兰弗里斯兰省议会大厦的壁画装置《黑钻:全景》。

-----

Related Artists: MU XUE 牟雪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6号楼

© Copyright ShanghART Gallery 1996-2025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