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首页 | 展览 | 艺术家 | 研究 | 媒体报道 | 商店 | 空间

王友身的“新闻化”

作者: 黄专 等 2006

Melissa Chiu--(选自《Art Asia Pacific》,Australia,No.2,1996)
王友身一向看重艺术家完成作品的理由或是态度。其作品总有一个应该说服自己并也说服他人的动机,这也是他作品中一直关注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的原因。……王友身的作品与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相关,无论报社工作为他提供了解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态,还是作为普通人的艺术家日常生活现状,都为其艺术工作提供了与他人不尽相同的指向和理由。


张晓凌--(选自《中国当代美术现象批评文从—观念艺术》,吉林,1999)
王友身的作品决定于一种纯粹而独特个人内心体验,而构成这种体验的基本材料分别来自于他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在报社的公共空间内,他被复杂的社会信息资源所包围;返回日常生活,他又常常被生活中某个琐细的日常事物所打动,或对某中纯物物理属性的物品发生兴趣.如果说,他潜心于前者的体验是迫于某种社会责任感,那么,在后者范围内建立起的体验则完全源自于本能——我们或许可以“家族情结”这类心理分析词汇来加以分析,尽管这并不十分准确。在心理体验的水平上,两种不同来源的材料是不分种属而自由地相互僭越中呈现和使用的,并由此导致了整个作品价值和属性的僭越,具体表现为公众话题的私密性,以及私密性话题的公众性。试图在王友身作品建立某种主题,就必须从他的这种体验开始:因为正是这种内在体验的冲动和表述的渴望,才把那些日常的琐细的——不管它们是公共资源还是家庭生活中的事件推到了表达的高度。王友身在那些卑微的﹑琐细的﹑不起眼的事件﹑信息和物品上看到了这个时代惟一的真实——一种存在的真实。尽管它们看上去寒碜,却比那些空洞的﹑抽象性的生命格言﹑宗教教诲和虚伪的精神性承诺——这在当下文人的多愁善感的矫情文字中比比皆是——更令人感动。


余小惠--(选自《艺术新闻》,台湾,No.9,2000)
王友身的艺术创作一直与“新闻”﹑“报纸”有密切关系,早期擅长利用报纸作为创作的媒材以及展示﹑传播﹑与外界沟通的媒介。90年代中期以后,王友身逐渐将关注的焦点转向新闻影像本身,直接利用传播媒体图像的资源,使作品更“新闻化”。同时,他也开始更加关注起作品﹑作者和观者之间的关系,……这其中蕴涵了许多交流﹑互动﹑社群﹑沟通﹑分享的涵义。


黄 专--(选自《1979—1999中国观念艺术》,湖北,2001)
在讨论公共问题时,……近年来王友身的作品涉及到一系列重大的、但性质各异的问题:从人的家族意识对人的社会身份性的影响到社会传媒方式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压迫性作用;从对战争的质询到对消费文化的清理。……信息和传媒时代对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潜在伤害成为他作品新的主题,其极少主义色彩和过程主义的特征,使他表现的主题具有某种怀旧和伤感的色彩。

相关艺术家:
WANG YOUSHEN 王友身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香格纳画廊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