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首页 | 展览 | 艺术家 | 研究 | 媒体报道 | 商店 | 空间

拜访梁绍基 感受蚕之悟

作者: 欧美琳 翻译: 申舶良 十一月,2012

为探访一位艺术家的工作室,你需得经历一段长长的朝圣之旅,这并非常见之事。然而,今年春天,我就是这样进入天台山,佛道两教的古来胜境,去拜访住在那里的艺术家梁绍基。

2000 年,梁绍基入山而居,然而,将他引向此地的却是十一年前(1989)开始的一段生涯。那年,他参加过中国美术馆可谓石破天惊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即 “89大展”),当时参展的装置作品中,两个理念贯穿至今,生机不减:以生命为创作主题,以卑微的生物——蚕为材质。

那年,他44岁,与其中大多数参展艺术家(许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主将)相比,要年长许多。1965年,他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正逢文革前夕,知识分子受到不公待遇,大学关闭。梁绍基在一家工艺厂搞设计,参与地毯、挂毯、灯罩、纺织和纤维工艺品的生产,业余时间进行绘画、版画和雕塑创作。而后任台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

80年代初,梁绍基赴欧、美考察,在巴黎蓬皮杜中心等重要美术馆观看当代艺术作品。在40岁那年,他终于决定回到学校。当时,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即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 Varbanov)在浙江美术学院创立万曼壁挂工作室,1986年,梁绍基成为该工作室的学生。万曼于50年代来到中国,成为在装置和雕塑作品中运用织物的艺术先锋,对中国艺术界影响深远。他是最早使织物脱离墙面而在开放空间展示的艺术家之一。梁绍基颇得万曼启发,在处理材料的激进方式,在艺术中融汇中西技艺和哲学的方法上皆然。

1988年,他为“89大展”创作装置作品《易——魔方》,以丝绸、枯干的蚕茧、金属和宣纸为材料,对空间和材质的实验颇有万曼之意。后来,在杭州做作品时,微风悄来,死茧在光中微颤,梁绍基见此景而妙想生——若用活蚕来做作品,会如何?

走进梁绍基的工作室,首先使我注目的是许多石头,它们散落在地面,仿佛被淡淡的白雪覆盖。当我伸手触摸,感到的不是冰冷,却是柔软,每块石头都裹在荧荧的蚕丝中。许多大大的白盘堆在墙角,同样缠满蚕丝。梁绍基告诉我,当蚕不能身处密闭空间,便不能结成正常的茧,产生异形,可因势利导分介结成平面,缠于物体的表面。

梁绍基喜欢引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对他来说,这句话道出蚕如何为创造而献身,其所行之慷慨,其生命之孤执。他说,他希望通过蚕来创作能捕捉到这种精神的丝缕,令人冥思,关乎生命和时间的流逝。

梁绍基自1989年开始创作“自然系列”,至今仍无止尽,早期的重要作品如1993年的《自然系列No.10/床》。他从旧发电机中取出烧焦的铜丝,做成小小的床架,是蚕生息的所在。在废弃、丑陋的人工世界留下的这些碎屑中,蚕为自己营造了舒适的温床,结茧,化蛾,产卵,周而复始,轮回不息。这件作品历经三年方告完成,参加过199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2003年,他曾使蚕吐丝包裹悬垂而下、沉重、粗大的金属链环,名之为《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自然系列 No.79》。

在1992-2011年的“自然系列”创作札记中,他写道:“世界上的生灵都在荒唐的无法平息的矛盾中寻觅着自己的生存空间。生命的不易不仅来源于自然,而且来自人为。而象征生命的蚕丝柔弱欲断又似断非断,显示了顽强的生命意志,百折不饶的生命信念和以柔克刚的能耐及绵绵蚕丝延伸永无止境的生命关联。”

《自然系列No.10/床》完成后,梁绍基便决心迁近天台山居住,那里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梁绍基说,天台宗“是最本土化的佛教,非常素朴”。山中还曾有些著名的“疯和尚”(济公,寒山,拾得等)修行问道。

天台山有坡地,相传为天台宗开宗祖师智顗的讲经台之址。2007年,梁绍基于此完成行为作品《云镜/自然系列No.101》。隐居天台山后,梁绍基开始致力探索生灵之间的互通,他觉得这体现于蚕与人,以及两者与整个自然界之余的关系。在《云镜》中,他将镜面朝向天空,照见诸关系之微妙。

镜面之上早有蚕丝缭绕如云,真实的行云于其上经过,与天空一道映现镜中。在以此为基础的录像作品里,蚕丝、云与镜中的天空融为一体,端倪相没,彼此难分,以诗意的方式触及时间、生命与自然等问题。

梁绍基指出汉语中“丝”与“诗”之发音相仿,或有更深的文化关联。他对我说,养蚕的历史约有五千年,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一般古老。他深求词语之奥妙,又指出 “蚕”与“禅”之发音相仿,2006年的作品《听蚕》(今秋重现于伦敦Hayward画廊)试图使观者通过听蚕而获得一种禅之悟。

蚕食桑叶之声如溪流汩汩,梁绍基请观者坐于暗室,凝神谛听,蚕的生命之音如许——这并非录音,而是毗邻室中的真实蚕音。静听之时,你始得梁绍基本人深觉之意——万物与自然之间的深深关联。

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举办展览《游丝描》的画册中,梁绍基曾写到“《自然系列》即成为时间的雕塑、生命的雕塑、自然的雕塑,成为第四维度空间的记录”。观看他的作品,特别是身处此天台胜境,你能领会他的意旨。他通过蚕进行创作,有意放缓艺术实践的步伐,循那小小伙伴(蚕)之节律,将他的艺术与不可操控的自然之力相联。

梁绍基说,在进行“自然系列”的23年中,他养过的蚕近乎数十万条,耗用的蚕丝已足足超过绕地球十几周——或许他真会这样做,在将来的某日。

(本文原刊于《Modern Painters》2012年11月号,申舶良/英译中)

相关艺术家:
LIANG SHAOJI 梁绍基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香格纳画廊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