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直面人性的绘画
邢晓舟


出生于1964年的曾梵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刚从湖北美术学院出道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他的艺术探索的方向:主题——人,材料——油画。这个方向至今没有改变,然而画家的创作风格却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曾梵志的毕业创作《协和三联画》,使他开始引起画坛的注意。在这幅取材于医院的作品中,病人显得那样呆滞和束手无策,被惊恐和绝望所煎熬。而看似在治病救人的医生,却又何尝不显得冷漠甚至残酷。众多的人物虽然同处一寓,一个个却如梦游一般,各自自成一体,行同陌路。冷色调的画面上,深深笼罩着疾病和死亡的阴影,隐含着焦虑和不安的感觉。这幅写实中带有某种超现实主义意味的作品,颇具象征性地表现着人类某种痛苦的生存状态,流露着画家对人生的悲观感触。在他稍后所作的《协和三联之二》中,借鉴了中世纪基督下架三联图案的造型和构图形式,使三个画面呈对称性构图,总体构成更具形式感。与另一幅《协和》相比,同样的主题和沉重的气氛虽然依旧存在,却更增添了哲理的色彩。图
在这一个时期,曾梵志还创作了许多以人与生肉为题材的的作品。颇具表现主义意味。在这些画里,人物赤裸着身体,肌肉紧张地扭结着,象《协和三联画》里的人物一样圆张着痛苦和惊惧的双目。他们或被与支离破碎的生肉并列而置,或被描绘得如一块块生肉。人与生肉的颜色同样血红,其间显示着某种联系。画面显得血腥而压抑,充斥着生与死的焦虑。在1994年的《自画像》上,这种压抑的情绪继续通过人物的口和鼻中淌出的鲜血显露出来。图

从1994年开始,曾梵志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即面具人物肖像的创作时期。这些作品与以往的作品风格不同,采用了近乎白描的表现手法,在单纯和平静的氛围里,展现着一个个或孤立独处、或拉帮结派的人物。这些人物无一不面带着面具,而面具是紧贴在他们的皮肤上的,随着人物的表情而变化,又好象是人物身体的一个部分。人物虽有喜怒哀乐的表情,却不是通过双眼流露出来的。他们的眼睛或者闭起,或者虽然圆睁,却只是露出封着十字的瞳孔。心灵的窗户始终是紧紧关闭的,无以透露人物真实的内心。在这些作品里,画家以简炼明了的笔调反映了人的另一种生存状态,即人的虚伪性。社会里的人原本都在扮演着某种角色,也就带着无形的假面。他所展示给别人的,永远不是那个真实的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是逢场作戏,因而自然充满着虚伪和误解。即便表面上的亲密,也难以抹去实际上的隔膜。画家将他笔下的人物设置在虚幻化、戏剧化的空间里,就更增添了画面的虚假感觉。有的人物,戴着面具,竭力做出夸张的表情,仿佛正在适应着某种角色。另一些人物,则显得平淡甚至麻木,已然适应了面具的形象,适应了他所扮演的那个角色。1996年的11号面具系列的那幅三联画中,以少先队的一、二、三条红杠代表了人物从小队长、中队长到大队长的成长过程,他的表情也由最初的抗争,变为默默的悲哀,最终变为无奈和麻木。人与面具的关系,无外乎如此地发展。红领巾经常出现在画家的作品中,是他的童年情结所在。它也显示了这些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而生活在面具下的人,又何尝不感到压抑。画家笔下人物那一双双奇大而痉挛的手,就是他们扭曲的精神的流露。图

2000年之后,曾梵志告别了面具系列,开始描绘人之真面。这些人物各自孤立,被安置在最虚无的背景上,或被用画出的画框定格在画中。在这里,画家集中笔墨,透过人的血肉,表现精神的状态。人物模特儿虽然不同,却都处于某种共同的状态。他们都圆睁着焦虑的双眼,在孤独中表现着同样的痛苦和压抑的情绪。这些带着强烈主观色彩的肖像,又似乎是画家自我的写照。流淌的颜色以及扭动的笔触和书写,都使画面具有一种表现主义的意味。图
其实,曾梵志在创作具象作品的同时,一直还创作着一种表现主义抽象绘画。在这些尺幅极大的作品上,画家随性涂抹,宣泄着情绪。颤动而局促的笔触使画面有一种骚动和不安的感觉。画家一手同时握着两支蘸着不同颜色的画笔,在挥洒中,颜料自然组合。图

最近,曾梵志又在探索一种新的形式。人的面部被放得巨大,占据整个画面。同一个构图的几种清晰度不同的版本被顺序排列,形成颇具审美趣味的作品系列。人物的表情虽然各异,虽然在清晰和模糊之间变得似真实又虚无,却依然显露着苦难人生的基调。这样的系列是画家用同步进行的流水作业形式完成的,他每每同时创作一个系列里的几幅作品,在颜料尚未干时,就用螺旋形的笔触一次或多次地覆盖画面,使原本清晰的形象变得模糊。复涂的次数越多,画面就越显模糊。图

曾梵志直面人性的绘画,是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和当代社会的写照。而他所探索的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具有相当的绘画表现力。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正是他的艺术的力量所在。
 

 

BACK TO TEXTS ON CHINESE ART